登录 | 注册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 投稿热线:0570-3049743
您当前的位置 :柯城新闻网 > 人文 > 柯风-作协 正文
老街茶铺
2016年06月21日 10:12:21     柯城新闻网

一九八一年春天,全国上上下下吹来一股“分田”风,虞红的家乡航埠也不例外。开春前一阵子,每天傍晚时分,虞红家门口比往常聚集了更多的人,每个男人女人脸上都喜滋滋的,叽叽喳喳一聊就聊到深夜。虞红和妹妹都很好奇,喜欢坐在大人旁听,可母亲不让,怕俩小孩睡不醒,总是早早地给俩娃洗涮干净,就关好房门,让俩娃睡觉了。可是虞红每天去综合商店茶铺买油条,多多少少听到一些大人说到分田的事。

天蒙蒙亮,母亲就让虞红去老街的综合商店茶铺买两根油条配配稀饭。虞红习惯了早上一起来,搓着还未睁开的双眼,拿着一根筷子,衣兜里放上一角钱,就跑去老街茶铺。

茶铺不远,从家门口往右拐,走上一百米,拐个弯就到了。虞红每天这个时间点来买油条,茶铺里已经坐满喝茶、吃早点的人了。这些人来自各个村庄,除了本村里街、老街、上大路的村民,还有邻村长泽街的、彭村的、河东的,往往都是虞红爷爷辈的多。老街茶铺是属于综合商店的,雪珍娘在这里炸油条。雪珍娘是个热情的人,到这里吃早餐的,都泡上一杯茶,搬好桌凳,让他们在这里聊上半天。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把这里叫茶铺了。

虞红跑到茶铺的时候,前面已经排了三四个人,虞红一点也不着急,反而挺开心,因为她可以一边看雪珍娘做油条,一边听茶铺里的爷爷们说有趣的事情。

叶家村的叶爷爷声音最大:“听说要分田了!”“分田好啊,我们可以当家作主了!”陆爷爷兴奋地接着。“不是叫分田,是‘包产到户’,你们老是说错。”当过代课老师的永康纠正道。“梅老师,分田和包产反正意思一样嘛,咱们农民听得懂就好。就是不知道会怎么分哎。”当过兵的徐外公接道。

见人越来越多,雪珍娘忙着给大家泡茶。这时,原十四队生产队长水清爷爷也过来吃早饭了。他拿起搪瓷罐,放在桌子上。雪珍娘就忙给他搭好盐、油、葱、酱油、味精,最后冲上热腾腾的豆浆。水清爷爷比大家都激动,说起话来大大的眼珠似乎要蹦出来:“现在各个大队里的干部都已经开始做准备了,每天丈量、统计队里的田地。哪些是好田全年有水的,哪些只是半年有水的或者是没水的差田,都开始一一登记了。”

“好事,真是好事!生产队分配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好丑搭配、肥瘦结合,不然不公平的。”在队里做过会计的陈爷爷说道。“那是当然,听说其他地方划得不均匀,生产队里的各户都产生矛盾了。这个一定要分匀的!”上大路的梁爷爷也凑上一句。“我们十四队大家关系好,生产队长说了,尽量分匀,到时拿来抓阄。抓阄看运气,抓到哪块是哪块,大家无话可说。”……

虞红一边听着,一边看雪珍娘揉好长长的面团,然后细细地切成条状,一根根摆好,接着用筷子把两根细面条捏在一起拉长,最后放在油锅里炸。长长的竹筷小心地翻着,翻过几次身,胖胖脆脆的油条就出锅了。

“雪珍娘,今天的油条为什么特别长,特别胖?”虞红疑惑地问。“囡妮,听到没有,马上分田了,是咱们农民的大喜事,阿姨就多放点面团,让大伙儿吃得开心一点。”雪珍娘露出大大的门牙,笑得合不拢嘴。虞红看雪珍娘笑得那么开心,也跟着傻笑。

虞红把筷子递给雪珍娘,雪珍娘一边麻利地戳好两根油条,一边笑着对虞红说:“囡妮,小心烫,回家趁热吃。”虞红点点头,飞快地往家里跑,她要赶紧告诉父亲母亲分田的大喜事。

(注:本文选自区作协陈小红老师关于航埠回忆的系列文章,该系列文章以虞红为线索人物。“柯风”后续还将陆续刊登该系列其他文章。)

来源:  作者:  编辑: 郑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