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

2018年10月15日 08:45:02  来源:

  中年之后,我好像喜欢上过节了,也好像明白了父亲仪式感的来源,明白了节日会让流水一样的日子停一停,让流水里的人也停一停,让终究会流逝的一切停一停。

  中秋节的团圆饭,桌边少了父亲,已迈入中年、与父亲同样沉默的我,不由自主回忆起以前的时光。虽然不设小桌拜月亮,我一定会吃月饼,还会提醒家人多少吃点。我看月亮,云彩后面或者哪里都找不着的月亮。其实这天晚上,何处没有月亮呢?

  另外一个关于中秋节的记忆,是烟火。

  以往中秋节当晚(有时候包括次日),大坝那里都有自发的“篝火晚会”。人们从头一天就开始准备柴薪,柴的来源五花八门,有桌椅脚、干树枝、一烧就流“泪”的毛竹片等。后来,有了为没准备柴火又不想扫兴的人服务的卖木柴小贩,开始十元一捆,不久跌到五元,天黑后,可能三元钱就卖了,都是砍剁均匀的杂木,好像烧炭专用的。

  人们来自四面八方,除了少数过客,基本上都有备而来,带着各种能在火里炙烤成熟或半熟的食物———玉米、年糕、土豆、地瓜、鸡翅、用锡纸包着的整只鸡鸭等,还有啤酒、烧烤架、香料。我从来没有见过比这个更壮观的“人间烟火”。

  离得老远,二十里外,就能看见橘红色天空,初见者没有不大惊小怪的。迎着膨胀的光走过去,温度越来越高,空气里弥漫着不可言状的气味,再往前,猛然看到了实况———低平的坝上,江边石滩上,绵延超过一里的地带,分布着不计其数的火堆,火焰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向天空伸展。人们散布在火堆边,伺候着火焰,聊天,烤东西,喝江水冰镇的啤酒,好像结束一天辛劳之后分享战利品的蝼蚁。

  我从来没有自己点起一堆篝火。我喜欢在篝火和人群中像一只长腿鹤一样踱步,感觉欢乐,感觉光和热。有时候我忘了行动,在一个火堆前站得久了,会有人塞来玉米或鸡翅,推辞不掉,只能不好意思地接受,把烟火吃进肚子。

  彼时彼刻,还有一个盛况不能不提,就是点“孔明灯”。呼呼呼,一批放飞了,呼呼呼,又是一批……前后左右,高低错落,丢下地面上一张张小脸,把星星点点的烟火带去高寒的地方,那景象,像是唤醒了全世界的星星。

  但这美丽的东西却是火灾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以致玩的人越来越少,许多地方明令禁止。这意味着美丽的景象会消失吗?那就可惜了,其实可以用一条细绳拴着玩,就像放风筝,好看又安全。但连我都想到了,却不见商家售卖,也没见有人这么干,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轻盈的纸灯受不住绳索的重量,也许是因为放灯人望着灯越飞越高,高到看不见,代表心愿“放飞了”“天收到了”,可一旦用绳子拴着,它又会掉下来,总感觉不对劲吧。

(作者:戴鹏 编辑:缪艺璇)

相关新闻

柯城新闻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