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已古稀的山村大叔,本应颐享天年,安逸自得。但爱折腾的他,痴心不灭,乐此不疲,做着他的甜蜜梦,养蜂酿蜜成为他人生一抹火红的晚霞。
他叫祝土全,家住柯城区华墅乡上墅村。这个村地处华墅乡西南面,交通便捷,黄衢南高速沿村旁穿过,衢州南出口近在咫尺。村庄环境优雅,山环抱碧,林葱木秀。村口的三棵百年古樟,挺拔巍然,参天蔽日;依偎一旁的一口古塘,碧水涟涟,似锦似缎,古塘古樟相依相伴厮守相爱……构成了一道古朴幽静的风景线。
祝土全就生活在这个偏僻幽静的村庄里。正是偏僻造就了祝土全酿造的不一样的土蜂蜜,生长于此的祝土全立志要酿造货真价实的蜂蜜,以质量赢得客户信赖。缘于此,我慕名探访了这个仅有30来箱蜜蜂的“养蜂大叔”。
祝土全告诉我,他年轻时就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年在大集体年代,由于受生产队管制束缚,无法外出从事养蜂,但在“分田单干”的前一年,他还是冲破种种阻挠,毅然决然只身一人辗转福建等地养蜂。祝土全记得他当时一共养有100多箱蜜蜂,风餐露宿,有苦有甜,个中滋味余味悠长,万千感慨……
“对我们农村人来讲,它既不占地方,随便你放在树荫下、屋角边都可以,也不用怎么管理。”就是这些既不占地方又易于管理的小蜜蜂,让祝土全尝到了甜头,成了他创业的“帮手”。聊起养蜂,祝土全满脸的喜悦。为了照顾好这些“帮手”,他每天都要将蜂箱逐一检查,若是发现异常,还得为蜂箱造王,确保蜂群能继续繁衍。而除了检查蜂王外,他还得逐箱检查蜂蜜的质量。
说到养土蜂的辛苦,祝土全感触特别深。他告诉我,每次打蜜多多少少都会受皮肉之苦,因为蜜蜂会蜇人,但看着取出的浓厚、粘稠且光亮润泽的蜂蜜,他的心里就如吃了蜜般的甜。而这些纯正的蜂蜜还给他带来一笔不小的“财富”。据乡亲们称,祝土全一年打出的蜂蜜有500多公斤,每年仅靠养蜂卖蜜就有3万多元的收入。
“养土蜂不仅为自己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也能给农业带来增产。”祝土全说,在同样的条件下,柑橘、油菜、蔬菜、高梁等作物经过蜜蜂的授粉以后,能增产20%以上。
“春夏季蜂蜜的产量较高。如果天气晴好,气温在25摄氏度以上,柑橘花,油菜花、无名野花等花蜜会特别多,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取一次蜜。”祝土全告诉笔者,他养蜂和别人不同,没有那些“追花逐蜜”的日子,一年四季都在小乡村中放养。据他介绍,他们村虽处偏僻山野乡间,但自然环境好,春夏秋冬时节,田头荒郊、山坡林带都有各类不同的植物开花,如1至3月是百花盛开季节,7至9月是野花的时节,10至12月,蜂群主要在田头边采集菜花等花蜜。
他告诉笔者,分辨蜂蜜的优劣可以通过眼看、口尝、触摸的方式。不同的蜂蜜有其特有的颜色,一般荔枝花蜜的颜色浅中带黄,在蜂蜜中掺入白糖,其颜色会加深,掺有淀粉则显得混浊,透明度差。第二就是在品尝优质蜂蜜时,有一种芳香甜润的感觉,或带有轻微的酸味。而质量较次的或掺假蜜,则会出现除香甜味外的其他异味。另外一个简单有效的自然鉴别方法就是,取一片竹叶,把蜜糖滴落叶片上,竹叶会自然卷起为优,不会卷起就是次品。
古稀之年的祝土全跟我坦言,他还想再养5年的蜂。他说,在上墅村这么偏僻的地方,做一件事情想得到别人承认,就一定要讲究品质。他们家酿的蜂蜜虽然得到了人们的承认,但是还不够,还要继续把好质量这一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位年已七旬的山村大叔一生挚爱养蜂,美美地做着甜蜜梦,令人敬佩、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