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放假回家,看见墙边的脸盆里存放着一些河蚌与螺蛳,问母亲是哪里来的。母亲说离家不远处的池塘里水抽干了,下池塘摸来的。母亲这么一说,让我想起了三十年前在池塘里抓鱼的情形。
记得小时候,每逢夏天雨水稀少干旱时,大人们就会抬着喷灌机,给稻田、橘林抗旱。家乡的池塘小,没有活水流入,喷灌机多的时候一个池塘的水两三天就会被抽干。池塘里没人养鱼,都是自然生长的一些野生鱼虾。如果哪个池塘可以抓鱼,消息灵通的伙伴就会相互转告,说哪里的池塘水快抽干了,可以去抓鱼了。我们听了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大呼小叫,异常兴奋。一个个都回家准备好抓鱼的渔网、脸盆等工具,顶着烈日,光着膀子,一路小跑赶往池塘。
没到池塘,老远就能听到喷灌机“哒哒哒”的响声。我们听了,也不顾烈日当空,都飞一般地向池塘跑去,生怕池塘里的鱼被先到的人抓光似的。来到池塘边,如果塘里的水还太深,站不到底,我们就在池塘边的树阴下休息,或到浅水处摸些螺丝。等池塘里的水渐渐被抽完,只留一个塘底时,不知谁发出一声:“可以抓鱼了!”
只见大家操起工具一字儿排开,右手拿着渔网在水里捞,左手拖着脸盆,弯着腰,深一脚,浅一脚趟着浑水向池塘的对面扫去。这时候,整个池塘沸腾了。每走几步,我们就会把渔网拿出水面看看网袋里有没有鱼,有的话就把鱼抓出来放到边上的脸盆里,继续弯腰捞鱼。如果网里捞到大鱼,渔网就会在水里晃动,遂拿起渔网,一条银白色的大鱼已经在网里跳动了。这时候的心情如同拾到宝贝一样开心无比。就这样,我们反复在池塘里来回趟走,个个已是满身泥水,如同一个个千姿百态的泥人。
池塘里的水被我们搅得浑浑的,时间久了,鱼儿在浑水里就会缺氧,不能久藏水中,就会浮在水面露出青灰色的脑袋张口呼吸。这样,我们站在水中,哪里有鱼就一目了然。如果看到有鱼浮在水面,只要把渔网迅速往下一罩,提起渔网,自然就有了落网之鱼了。还有一些小的石斑鱼小虾受不了浑水的激荡,就会游到岸边,我们只要沿着水沿弯下身子就可以捡到不少。看着脸盆里的鱼渐渐多起来,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抓鱼是快乐的,但手脚被泥里的破玻璃割破也是常有的事情。那时我们也不注意卫生,爬上岸,在路边找一些野花止止血,顺便捡一片破布把伤口包扎一下也就了事。
不知不觉,太阳落山,晚霞映红。该回家了,我们一个个像活泥菩萨一样,只露着两只乌黑的眼睛一眨一眨。我们拿着战利品,相互比着谁多谁少,一路凯歌走回家中。
鱼抓回家,较大的立即被母亲用辣椒红烧起来,成了美味的晚餐。较小的洗净后放到锅中加点油盐烘成鱼干。
村里池塘甚多,不下二十个。那时候,今天这个池塘水干,明天那个池塘水干,抓鱼成了我小时候暑假里一件常有的趣事。这趣事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深处,成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