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 投稿热线:0570-3049743
您当前的位置 :柯城新闻网 > 人文 > 古迹 正文
上营街:军营变成的小巷
2013年11月12日 09:31:39     柯城新闻网

  自宋以降,衢州府、县修志多次,但现存府志只有四部,即明弘治《衢州府志》、嘉靖《衢州府志》、天启《衢州府志》和清康熙《衢州府志》。所以明以前的衢州城貌,地情资料极少。就拿元代来说,只知道那时城里大半驻兵,商市、民居以至县署、县学都迁往大南门外。清代初年,现在的上营街和下营街是“八旗子弟”的上、下兵营,军队驻守的所在地。
  衢州宋代时城市经济繁荣,明清时开始滞后。但作为地域中心,衢州四省通衢,是水陆会要。陆行走常山,经草坪可入赣;走华埠、开化能通安徽;水路上溯清湖,经江山仙霞可入闽;顺江而下能达杭州、上海。古代水路运输是大宗,因此,衢江沿岸六七个码头水运繁忙,城中水亭街最为繁华。到了民国末、新中国成立初期,公路运输渐渐发达了,其时衢州境内尚有挑夫数千、船户千家。水亭门外,运送大米、药材、干果、茶叶、生漆、烟叶、夏布、瓷器等货物的船只,沿江数里排列,船帆桅樯,随波涌动。
  上营街和下营街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这里只说上营街,据老辈人讲,民国初,上营街仍是热闹地方。小街依城墙挨衢江,长约200米,巷里店多铺子杂。这些小店一是经营生活食品类商品,因为从水亭街上岸的贩夫走卒需要食品补给。所以,靠水亭门边就是一间烧饼店,上营街这边是肉店。从上营街进去是酒店、王震大水果店、仁昌南货店、茶店、饭店、面店,一直到小街中段都是做吃食生意的,光粮行饭馆、茶店酒店就有数家。二是供上岸客商钱货往来的金融店铺。2005年衢州第三次文物普查时,上营街有清代刘姓、胡姓民居两幢,民国初年建造的民居四幢。这些民居一般五开间或三开间,三进二天井,前楼后厅,有院落。且为二层楼,前檐外挑,设槛窗,下为拼板门这些店铺基本集中于上营街南头,从宁绍巷、皂木巷交接处南抵美俗坊那一段。
  上营街有几幢建筑值得一提。一是在上营街巷口的典当店,至今仍存。建筑格调淡雅,两边马头墙,墙式花纹,中间凸墙书一大“当”字。有方门二,里面地上砌小石子,庭院小轩窗。二是五谷神祠(今上营街22号和24号),现存主殿和后庑,20世纪70年代仍有骑街廊屋楼道。此祠旧时香火很旺,因为五谷神专管五谷丰歉,有些居民也称它“财神殿”。三是徐家祠堂。民国《衢县志·族望》载:西河徐氏,是宋代建炎年间任衢州知府徐大兴之后,裔孙又任衢州路大使,后聚族于此。60年代徐家祠堂成了粮管所驻地,现在则是邵永丰的栈房。上营街除了典当店外,还有仁昌南货店、其昌油行、椿和油行、曾大森饭店。现在的神农饭店,民国时则是三友烛厂。
  上营街旧时也称“太平坊”,据传说,咸丰、同治中,太平军攻打衢州,他们从东门已打进了城里,而这边五谷神祠戏台还在唱戏。台上锣鼓喧天,台下人声鼎沸,太平军拥至戏台边打听此为何方,如此热闹。告曰此为太平坊———怪不得这里叫“太平坊”,那边攻城,这边还在演戏。
  现在,小巷已狭窄了许多,一边,当年那些民居已貌不惊人;而另一边,是一溜长长的粉墙和探头晃脑的树枝绿叶(衢江路的绿化带),给小巷添上了一层淡淡的背景,勾勒出些许古韵和画意。(李吉安)
 

来源:  作者:  编辑: 赵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