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山。柯,指斧子的柄,“烂柯”一名的来历,缘自一个古老的传说 . 民国《衢县志》称:《遣愁集》记载,晋代有个名叫王质的樵夫,一天上山砍柴走进一处石室中,看见两个老人正坐在里面下围棋,就上前立在一旁观看。老人给他一枚状如枣核的东西,含在嘴里便不觉得饥渴。一局还没下完,王质低头一看,发观砍柴用的斧柯已经烂了。王质赶紧下山回家,谁知家中面目全非,原先的父老乡亲早巳不在人世。一打听,已历时几代,从此就有了“烂柯”之说。但据晋虞喜《志林》所载,王质在石室所观下棋者,不是两位老人,而是两个童子。还有一种传说,见于郦道元《水经注》书中记载王质伐木至石室中,并非观童子下棋,而是,听四童子弹琴唱歌,入迷忘返。结果斧子柄都烂了。 烂柯山是浙江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古城南10公里处的石室村东。原名石室山,又名悬室山、石桥山,主峰海拔164米,群山盘回,景色幽邃。此山因晋朝王质采樵、观弈、烂柯、成仙而得名。以我国东南丹霞地貌第一天生石梁和世界上最大围棋为主景,是一处集自然风貌、人文景观于一体、溶山光水色于一炉的仙山琼阁,被道家誉为青霞第八洞天。烂柯仙境是融道、释、儒于一体、独具特色的围棋仙地,历来为古今游者所向往,古代历史名人朱买臣、虞翻、虞喜、韩愈、白居易、孟郊、刘禹锡、苏东坡、赵抃祠、岳飞、辛弃疾、朱熹、陆游、杨万里、徐文长、左宗棠、李渔、林则徐,现代有郁达夫、邓拓、戴念慈以及国家人大、政协、围棋界等领导人如孙孚凌、陈祖德、棋圣聂卫平、棋王马晓春、围棋世界名人李昌镐、徐奉洙等名人都曾在此留下他们的足迹和题咏。“烂柯”成了围棋的代名词。近年来,多次重大的世界性比赛均在烂柯山青霞洞举行,烂柯山在《中国名胜词典》、《辞海》、《宗教词典》、《中国地名大词典》、《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等工具书中都有详尽的记述,因此声名远播。
烂柯山风景名胜区地处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境内。此山雄峙乌溪江东岩,兀立黄坛口水电站东北,地理坐标北纬28°52′43″与东经118°55′30″之间,山体成椭圆形,东南——西北走向,面积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烂柯山之所以驰誉中外,与她源远流长的历史密切相关。传说炎黄时代、当时炎帝的雨师赤松子与其小女儿少姜即在石室中修炼。春秋时期被称为石室山、空石山、空洞山,为姑蔑国一大胜地。晋朝中期王质遇仙烂柯的故事天下广为流传,名声远播。北魏时期称悬室坂,唐朝称为石桥山。元和初(约806年),此山始被称作烂柯山。
衢州烂柯山,是唯一被我国道教的道书列为 “青霞第八洞天”。所谓“洞天福地”,即指道教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境。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一书中记载,全国“二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于二福地”。所以衢州是中国围棋的棋根之乡。
古往今来,到衢州的旅游者,烂柯山是必游之地。烂柯山古木参天,青松翠竹郁郁葱葱,身临其境,恍若进人迷人的仙境。山上除了青霞洞、日迟亭、一线天、雁塔等四景外,还有石梁、柯山石桥寺、仙人棋、集仙观,总称柯山八景。
青霞洞,即传说王质遇仙之处,高 10 多米,洞内开阔平坦,可容数百人。石室的两壁上,西边刻有明代郡守杨子臣书写的“烂柯仙洞”四字,每字1.3米见方,笔锋苍劲、字迹清晰。东边石壁上刻有“天生石梁”四个字,为明郡守李遂书。此外,还有“天造地设”、“青霞第八洞天”、“碧汉长虹”、“千里云山一经通,天门高敞五云中”等多处摩崖石刻。洞内,雾气蒙蒙似轻纱,青霞淡淡如流水。
所谓石梁,即为“青霞景华洞天”的天生桥,从远处望去,犹如一座雄伟壮观的“桥拱”,横卧于山顶之上,状如天鹏垂翼。桥洞高10米、深20米、宽30米,是浙江最大的天生桥。在天生石梁上有一道隙缝,长约 20 多米、高26厘米,人称“一线天”,一般人难以见到,要有“七分勇气三分仙气”的人才能看见。
南麓的柯山石桥寺,原建于梁大同七年,后倾圮。宋景德二年又在原基上重建。山门外圆形的他塘边,长着两棵双人合抱的古樟。山门两侧,山径幽寂,点布着数株松树,名曰“战龙松”。古寺内行有—井泉,井台上刻有“冷泉古井”四字,相传为赤松子大仙所建,太祖朱元茸璋曾在此饮马。
雁塔建子晋代,高 7 层,原筑石梁之上,清光绪年间毁。桥洞之南的“日迟亭”,是明万历 45 年,四川进士瞿溥守衢时所建,取元代扬明“洞天春远日行迟”的诗意命名,原亭已圮,如今所见,为1989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