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20日报道,随着返程高峰到来和企业的复工,许多地方开始大规模喷洒消毒制剂。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这样的情况:有的小区、写字楼对于所有进入的人员进行喷雾消毒,还对绿化、空气等进行大面积的喷洒消毒,以期达到杀灭潜在致病源的目的。一些民众也盲目追求消毒剂的浓度和量度,多次刷新每天消毒的次数,囤积消毒物资。这些,不仅对重灾区紧俏的物资供应造成挑战,也不利于自身健康。
有人可能不以为然:消消毒,过了也没啥大事。但专家提醒,并非如此。大规模、无差别的消毒可能非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伤害。据报道,曾经一种源自养殖业的“消毒通道”方式在防控期间被广泛采用。2米至10米不等的通道被白色帐篷笼罩,里面的机器不断喷出消毒气雾,每位住户都要经过一番喷淋才能进入小区。为此,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张流波对其紧急“叫停”。他认为这种消毒没法阻挡病毒传播,反而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2月14日,深圳、上海、贵阳、郑州等地陆续叫停消毒通道。为什么呢?
因为消毒是一个技术活,对成分、浓度、时长、方式都有讲究。浓度太低,或者时间太短,则起不到杀灭病毒的效果。同时消毒剂对上呼吸道系统皮肤会造成伤害,有时甚至会带来无妄之灾。
另外,大范围使用消毒剂,残存在地表的消毒剂总会随着雨水进入河流,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2月17日说,持续1—3个月的消毒,会对地表水、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影响,大量氯及残余氯离子的存在会导致土壤变酸,破坏土壤结构,同时杀害土壤中生活着数量巨大的、对环境很有益处的“清道夫”微生物。
实际上,一直以来专家们,包括新华社2月16日也发文在科普:普通场所对门把手、门铃按钮、电梯按钮、电梯箱壁、扶手等重点部分精准消毒即可。室外环境、空气、地面、绿植等在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不需要消毒。
正如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林白雪提醒,“过度消毒不仅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而且还会对人畜及环境产生危害和污染,甚至还存在无法进行定量评估的潜在风险。”一句话,普通场所,除了把手按钮等之外的过度消毒,不仅没必要,而且有害身体。
疫情期间,理当防控为先,但一定要在合理、适度的情况下,一定要在科学有效的指导下。否则风声鹤唳,不仅保证不了健康,过度恐慌还让自身的免疫力下降,这样如何战胜新冠肺炎呢?凡事应有度,过则就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