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群众眼中的大变化

2018年12月19日 15:25:30  来源: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个年头。这四十年来,有多少时刻铸就了辉煌,有多少瞬间让人感动,有多少情怀值得我们去抒写。四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人们生活的点滴中,留存在人们深刻的记忆里。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区全媒体中心记者采访了一些改革开放的见证者、经历者,记下了他们讲述的关于改革开放的故事。

  老市民谈交通变化

  记者 陈璐

  今年84岁的陈本安原先在杭州当兵,1979年夏天,他被安排到衢州担任教员。在衢州的40年里,陈本安见证了衢州交通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我们出行,无论远近,都是靠双脚。”他告诉记者,衢州原来好一点的马路就是砂石路,等后来有了水泥路,他也骑上了自行车。再之后,公交车、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陆续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不仅衢州本地的交通越来越发达,往返两地坐火车也越来越快了。”在1969年到1979年间,陈本安多次往返杭衢,坐的都是绿皮火车,当时最快也要花费4个多小时,坐慢车甚至要6个多小时。到了90年代后期,陈本安参加老兵聚会,多次返杭,火车的速度逐渐从6小时提升到3小时、2小时……如今,高铁1个多小时就到了。“我前段时间看报纸,以后高铁西站建起来,到杭州1个小时都不用。”

  从小文具看大变迁

  记者 徐露婷

  “以前我们都要自己跑义乌去进货,现在一个电话打过去,那边直接就给我们快递过来,别提有多方便了。”今年53岁的徐阿姨在荷花东路经营一家文具店,说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的变化很是感慨。她说,自己在创业初期,考虑到资金和利润,每次只能拿少量文具回来售卖,卖完了再跑去进货。但是现在不同了,得益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徐阿姨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在店里收到自己需要的货物。
除了进货方式的转变,四十年来,文具的种类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说水彩笔吧,原来只有12色的,现在种类多了,有24色、38色,甚至70多色、100多色的。”徐阿姨说,随着教育的发展,孩子们对文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以前要求一个班有一个篮球或足球,现在要求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要有一个篮球或足球。文具和教育息息相关,这些文具的变化发展,映射的不正是教育行业的变迁!

  住房改革催生公积金制度

  记者 刘青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变化尤为巨大。”12月18日,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衢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柯城管理部副主任徐斌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衢州住房矛盾突出,“吃饭靠自己,住房靠单位”观念深入人心。
为破解“住房难”,1993年初,衢州市政府启动市区住房制度改革,催生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完善公有住房提租补贴机制。“尤其是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出台,破解了住房‘造不起’‘买不起’的困境。”徐斌说,公积金制度令原先住房建设成本由国家和单位统一承担变成国家支持一部分、单位补贴一部分、个人合理负担一部分,形成国家、单位和个人三位一体、共同分担的住房货币化分配和住房筹资机制,从而打开了欣欣向荣的房地产市场大门,有效解决了群众资金匮乏、房源供给短缺的局面。

  刻章业的技术变革

  记者 吴奇超

  “我在这里开了十几年刻章店,在这个行业里也算个老师傅。还记得以前都是手工刻,生意好的时候刻得手抽筋。现在机器完全取代了手工,不仅刻章快,效果也更好。”12月18日,在市区裱背巷的腾飞刻章店,对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的技术变革,老板吴金英很有感触。
在店内的柜台里,三三两两摆放着红胶、原子、光敏、牛角、木头等材质的印章。“原来我们这行基本上都刻红胶印章,红胶质地软易操作,其他材质的印章基本都是技术变革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吴金英说,正是改革开放为大家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大家的创业热情,各行各业的发明创造不断产生,刻章业也不断进步。

  农村生活大变样

  记者 李诗哲

  “改革开放以前,村里大家都比较穷,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水平就慢慢好起来了!”12月18日上午,记者在爷爷家和他聊起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产生的变化,他如是感慨道。
 “以前都是村集体种田,大家劳动的积极性不高,生产队粮食产量低,改革开放以后分田到户,大家积极性上来了,生活也就慢慢富裕起来了。”爷爷回忆道,1978年改革开放前,村民们都住在泥墙房子里,有条件造砖石房的很少。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村民们得以迅速解决温饱问题,脱贫致富。于是,1979年,村里建造了发电站,大部分人家都用上了电;1982年,爷爷家的黑白小电视换成了大彩电;1986年,爷爷家造了一栋砖石房子……改革开放后,大家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是以前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现在的农村已然是美丽小康的新农村了。

  从“三大教具”到多媒体教学

  记者 胡元琪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老师都会拎着小黑板到教室。讲例题时,老师会把小黑板挂起来,擦了讲,讲了擦。”出生于1982年的新世纪学校音乐老师刘迪婷回忆起儿时读书,老师总是少不了“三大教具”———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在改革开放40年的春风里,“三大教具”逐渐被现代化教育设备所取代。
现如今,老师们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讲课,图文并茂、声形合一地展现课堂重点;课堂上没学够,学生们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课程实现自我提升。在教学硬件设施不断提升的同时,教师们的教学思维也在慢慢发生转变,教师的身份从“填鸭式”学习的监管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领路人,会更多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表达自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刘迪婷说:“现在的课堂非常重视师生间的交流,通过增强互动,经常能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效果。”

  农民画里说变迁

  记者 刘婧文

  “改革开放40年,为余东农民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持和丰富的创作灵感!”12月18日上午,柯城余东农民画协会会长郑利民指着一幅幅农民画告诉记者,这些画作都是具体、鲜活、实在的柯城农村记忆,从传统农业耕作到大机器农业生产,从简陋的露天舞台到设施齐全的文化礼堂———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柯城农业、农村、农民的巨大变化。
让郑利民最为感慨的是,40年来,余东农民画不断争先、勇于突破,从诞生于鲜为人知的小画乡到走出浙江、走向世界。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了余东农民画的创作中,农民画也先后夺得全省、全国乃至海外荣誉,余东已跻身全国优秀画乡之林,余东农民画成为了柯城民间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衢州柑橘的风雨40年

  记者 毛轩燕

  改革开放以来,柯城大规模种植柑橘,华墅乡园林村村民秦宇发是当时最早的一批橘农之一。“上世纪80年代,橘子最贵卖到一块钱一斤,一斤橘子可以买好几斤大米。”秦宇发回忆,那时少数的“万元户”都是种柑橘的。

  1995年开始,福建芦柑进入市场,其他柑橘品种也纷纷改进,衢州柑橘逐渐落于下风,最低谷时批发价一毛钱一斤也卖不掉。“那几年是橘农日子最难过的时候。”秦宇发说,低价滞销带来的后遗症是橘农对橘园疏于管理,再加上连年的冻害,柑橘品质更难以保证,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柑橘产业的颓势,秦宇发开始尝试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按照“三疏一改”摸索科学的橘树管理技艺。2016年,秦宇发开始建设宇发家庭农场柑橘精品园,并在改良后的柑橘大棚实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大幅提升了柑橘的风味。“柑橘品质好,我还走网络销售途径,不愁没销路。”秦宇发欣喜地说,去年他卖出衢橘40余万斤,销售额70余万元,今年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文学里的时代印记

  记者 缪艺璇

  “我小的时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如火如荼开展,每天都要下地干活。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不少农民离开了土地进城谋生,这里面都有故事可写。”12月18日,在市文化馆,儿童文学作家毛芦芦感慨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变迁为她的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回看这些年的作品,每一部都留下了不同时代的印记。

  毛芦芦是沟溪乡人,在她早期的作品中,小时候下地干活、亲近土地的这段经历有着无数次折射。湖边的芦苇荡、崎岖的山路、肩背竹篓的山村孩子……笔墨间通通都是几十年前乡村生活的缩影。在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的《芦花小旗》中,主人公荞麦和弟弟五谷的名字也透着那个时代的气息。

  “我近年来的作品中,作为主角的孩子也有着当下的时代印记。”毛芦芦说,随着发展洪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进城市,她便创作了民工孩子三部曲。在今年出版的《妈妈的渡口》一书中,她依旧描绘了一个乡村孩子,却在其中融入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主题。
如今在毛芦芦窄窄的办公室里,还有一张几十年前的旧式桌子,上面的漆已经斑驳,可她依旧伏在案上,让追随时代的创作和旧时的记忆完美融合。

  从“粮票”到“移动支付”

  记者 郑欣婷

  “我们那时候吃饭、买衣服,几乎所有东西都得用票才能买到。”12月18日下午,记者见到了今年88岁的退伍老兵陈金发,谈起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老人一边翻阅着泛黄的记事本一边回忆,思绪万千。

  作为见证改革开放发展的老兵,这40年来城市的变化他深深看在眼中。在诸多变化中,最让陈爷爷感慨的就是支付方式的转变。“我们以前买东西都要带粮票,粮票是当时‘吃饭的护照’,是老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陈爷爷指着桌上的手机对记者说,现在的年轻一代,出门不仅不用带钱包,连坐公交车都能用手机支付。
 1993年,粮票等各类票证终止流通,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印记也逐渐消失。如今,陈爷爷口中的“移动支付”方式已成为新的趋势,悄悄地改变着百姓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这40年来身边的巨变。

  从书信到微信

  记者 陈岚

  12月18日中午,记者在杭州点开家族微信群,发了这样一条微信:“各位长辈们,改革开放40年来有没有印象最深的事或感受啊?”五分钟后,在衢州的父亲回复:“原来劳动一天,收入6分钱,现在劳动一天,收入300元。”半小时后,在迪拜游玩的母亲回复:“1979年时一个月上班工资27元,现在退休工资6000元。”

  三人在三地,实时交流完全无障碍。从最初的邮局寄信件、发电报到长途电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上世纪90年代,大哥大掀起了一股热潮,小舅告诉记者,当年他下大血本,花了1万块钱置办了一台大哥大,举着跟砖头一般大的大哥大打电话,放眼望去就是这条街上最酷的仔。到了21世纪,互联网不断发展,手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从诺基亚、摩托罗拉到三星、苹果,从普通移动手机到智能手机,短短十几年,互联网通讯把所有人拉进了同一个圈子,距离已经不再是彼此交流的障碍。

  改革开放40年,通讯工具的变革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不变的是通讯设备两端对彼此的思念。

(作者: 编辑:缪艺璇)

相关新闻

柯城新闻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