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衢报传媒集团 记者 郑菁菁 本报记者 严嘉慧)12月17日上午,市政协主席吴国升率队到沟溪乡碗窑村开展“三服务”活动。他指出,村庄建设发展和“土碗社”产业复兴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深度挖掘培育自身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走出一条独辟蹊径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区政协主席徐连土陪同。
沟溪乡碗窑村有着丰富的瓷矿土资源,因制碗烧窑得名。据《碗窑碗东村志》记载,清中后期鼎盛时,碗窑共有6条39仓拾级窑,粉瓷矿土水碓5座,作坊工棚100多间,车头近百个。1957年,该村全年产碗360万只,相当于日产近万只。上世纪70年代末,因历史原因,碗窑村烧窑制碗业逐渐衰落。2018年底,沟溪乡政府提出复建老窑,振兴碗窑,并将碗窑小学的旧校区改建成为陶艺体验中心,同时着手恢复重修老窑。
吴国升一行来到碗窑村窑厂等地,实地了解陶艺制作、产业发展、农民画元素融入等情况,并与乡村干部及老艺人、企业家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村庄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帮助村庄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乡村振兴开拓思路、构建渠道、牵线搭桥。
吴国升充分肯定了碗窑村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中所取得的成绩。他说,碗窑村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乡村发展有了较强的内生动力,正在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到兴。
吴国升指出,村庄建设发展和产业复兴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要做好规划,重点关注形态、业态、文态和生态,坚持“一主多融”产业发展理念,以陶艺文创为主线,深度挖掘、培育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做好文旅、农旅融合文章,努力打造绿美乡村,全面提升乡村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要做好策划,扎实推进整村环境整治和景区化改造,实现村庄有机更新和规模绿化,借助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个性化、乡土味、体验式的文创产品,增强吸引力、彰显新魅力,科学、统筹、有序地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和生态振兴。
对于村庄下一步建设和发展,吴国升强调,要制订好计划,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通盘梳理乡村两级推进事项,列出任务清单,逐项分解落实,脚踏实地,步步推进。要抓好落地,借势借力,把推进碗窑村、余东村的联动发展作为“牛鼻子”来抓,以陶艺、农民画等特色产业为基础,配套研学游学、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体验性服务,让两个村形成优势互补的“双子星”,吸引资金、人才、文化等资源要素集聚,讲好碗窑村“由乱到治、由治到兴”的故事,为村庄未来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